兴安盟农牧局对盟政协第十届三次会议第0121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盟农牧局 发布时间:2024-09-14 16:26

字体大小:A+ A A- 分享: 打印

高爱军、孙以胜、张冬雪、董胡宝、韩亮亮、尹广天、王志刚、 孟娜如、孟晓旭、马原野、王雪瑞委员:

各位提出的《关于聚智聚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建设的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提出“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新格局”。“一村一品”是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一种重要模式和组织方式,在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培育壮大县域经济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作用。近年来,兴安盟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导向,聚焦优势主导产业,拓展多种功能,延长产业链条,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国家级和自治区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示范带动了乡土特色产业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盟共有 2 个镇、10 个嘎查村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共有 2 个乡镇、33 个嘎查村被自治区农牧厅认定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且产品由最初国家认定的如大米、肉羊、杂粮杂豆等我盟传统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拓展至特色瓜菜(剁椒、香瓜、葡萄)、中草药、牛肉等产业。

一是发挥规划引领作用,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围绕全盟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科学编制《兴安盟乡村产业振兴规划(2021-2025 年)》,指导各脱贫旗县聚焦全盟 20 条重点产业链编制旗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持续引导资金、技术、人才、信息向脱贫地区聚集,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二是强化财政支持,高质量实施特色产业发展。三年时间里,全盟累计投入中央、自治区衔接资金28.56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投入高达18.95亿元,占衔接资金总额的 66.26%,并连续三年实现稳定增长。三是以发展庭院经济为依托,带动“一村一品”发展。坚持以市场化、特色化、品牌化为导向,按照企业引领、项目到户、扶持到人的要求,指导各地区因地制宜发展庭院经济项目。2023 年投入资金 1.97 亿元,打造庭院肉牛养殖以及道地药材、庭院水稻、鲜食玉米、设施农业等特色庭院经济专业村 186 个,差异化补贴政策惠及农牧户 5.15 万户(含脱贫户、监测户 2.39 万户),户均增收 3000 元以上,农户小庭院焕发增收大潜力,推进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建设。四是强化市场主体培育,以培养“晓景”式乡村产业发展带头人为抓手,对经营规范、效益良好、联农带农能力强的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整合政策、资金、项目进行扶持,建立盟旗乡三级领导干部包联工作制度,有针对性地提供信息咨询、项目推介、供需对接、项目孵化等服务,全力支持创业创新、扩大生产,带动乡村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目前,全盟共有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105 家,培育国家级示范社 20 家、自治区级 77 家、盟级 120 家,鼓励引导新型经营主体通过生产托管、订单回收、务工就业等方式与更多农牧民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农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比例达到 99%,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比例达到 72%,41 家农牧业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牧户 12.47 万户,实现了产业发展壮大、农牧民增收双赢目标。

下一步,我局将继续加强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指导和服务,努力为示范村镇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引导示范村镇加强品牌培育、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发展新兴业态,延长产业链价值链,实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加快“一村一品”专业村规范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全覆盖进程,引导和鼓励农村能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技术部门充分发挥资金、技术、信息、管理等方面优势,培育一批“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乡土人才、能工巧匠和乡村企业家,以特色产业培育优质企业,以优质企业带动产业提升;依托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自治区商标品牌指导站”,大力培育兴安盟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乡土品牌和专业村品牌,推进生产标准化、特征标识化、产地身份化、营销品牌化,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产业支撑。

感谢各位对“一村一品”建设工作的关注,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兴安盟农牧局   

2024年9月14日

单位负责人签章:李振林

    名:崔婉娇

    话: 18648222543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