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依据
1.政策依据: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2025年内蒙古发展庭院经济实施方案》(内农牧帮扶发〔2025〕160号)。
2.现实需求:盘活农牧民房前屋后闲置资源,拓宽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二、目标任务
1.经济目标:2025年拟投入衔接资金0.79亿元,打造区级4个示范乡镇、50个示范嘎查村。扶持1万户脱贫户和监测对象,户均增收3390元以上。带动2万户以上农牧户参与。
2.产业目标:推动特色种植、养殖、手工业等六大业态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三、范围期限
1.实施范围:兴安盟全域6个旗县市,打造区级示范乡镇4个,嘎查村50个(见附件)。
2.实施期限:2025年全年,分三阶段推进。规划部署1-3月已印发方案,各旗县市制定实施方案并摸底农牧户意愿;项目实施4-9月落实项目资金和技术培训;成果巩固10-12月验收评估,评选示范典型。
三、主要内容
1. 特色种植:品种选择水稻、紫皮蒜、红干椒、鲜食玉米、中药材等高附加值作物。
2. 特色养殖:笨鸡、肉鹅、稻田养蟹、梅花鹿、鸵鸟等。
3. 设施渔业:改造庭院闲置空间,发展冷水鱼(如柳根鱼、虹鳟)高密度养殖,打造“一村一品”水产品牌。
4. 特色手工业:开发非遗产品:民族服装、草编、刺绣、剪纸等。重点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保底收购模式。
5. 休闲旅游:结合民俗文化,发展“农家乐+采摘+冰雪旅游”等四季业态。推广“互联网+庭院经济”,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路。
6. 生产生活服务:鼓励开设电商服务站、快递代办点、家政服务等,完善乡村配套。
四、政策支持
1.资金扶持:统筹衔接资金、京蒙协作资金、社会帮扶等,对示范户、村直接奖补。
2.金融支持:提供“富民贷”“脱贫人口小额信贷”等低息贷款,降低融资成本。
3.项目倾斜:优先参与高标准农田“以工代赈”项目,增加务工收入。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旗县市专人负责,嘎查村“两委”动员参与。
2.技术保障:农技专家、驻村干部指导,提供全产业链培训。
3.监督考核:纳入脱贫攻坚考核体系,确保资金实效。
附件 2025年发展庭院经济示范点汇总表 (自治区级示范点)
旗县市 |
2025年示范乡镇数(个) |
2025年示范嘎查村数(个) |
乌兰浩特市 |
0 |
2 |
阿尔山市 |
0 |
0 |
科右前旗 |
1 |
12 |
扎赉特旗 |
1 |
12 |
突泉县 |
1 |
12 |
科右中旗 |
1 |
12 |
总计 |
4 |
50 |